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冰蓄冷空调设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冰蓄冷空调设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冰蓄冷空调最大的缺点就是初投资大,蓄冷工况运行时制冷机组效率低,控制系统较复杂。
目前的蓄冰槽与板式换热器,由于制造工艺要求高,价格往往是制冷机组的1.5倍。投资费用较高已成为冰蓄冷空调的主要障碍。因此,提高蓄冰槽的性能和蓄冷设备国产化率以降低成本,已成当务之急。
蓄冷罐结构原理与容量计算
蓄冷罐
1、蓄冷形式:双槽式,多槽式、单槽式(隔膜法、长通道隔离、自然分层)
2、斜温层:冷热水交界处生成一定厚度的相对稳定的温度剧变由于斜温层真实厚度占据蓄冷水池内一定空间容积,直接减少可蓄冷的水容量,蓄冷后期,斜温层升至水池上部,使接近冷机的水温逐渐降低,导致冷机减载,甚至引起提前停机,使蓄冷量下降。反之,取冷后期,斜温层降至池底进入取冷水口,导致取冷水温上升,影响用户水温。
蓄冷罐顾名思义是用于蓄冷的设备,可分为水蓄冷和冰蓄冷两种。其原理是通过水或冰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运行中的富余冷量进行储藏(如晚上室外温度低且电费低时),在需要时再将冷量释放出来(如停电而柴发尚未启动时),用于数据中心制冷需求,保证制冷系统的平缓过渡运行,保障数据中心安全。
蓄冷罐利用斜温层原理,***用分层式蓄冷技术,充分利用蓄水温差,输出稳定温度的空调用冷水。
当放冷时,随着冷水不断抽出和热水不断流入,斜温层逐渐上升。反之,当蓄冷时,随着冷水不断送入和热水不断从出水管被抽出,斜温层稳步下降。
数据中心蓄冷罐设计架构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是一级泵串联设计、一级泵并联设计和二级泵共管设计。
一级泵串联设计
在一级泵系统里,把蓄冷罐和主机串联在同一回路中工作。当主机正常供冷时,主机通过调节阀1、2和蓄冷罐向末端供冷,水泵电源由UPS提供。一级泵串联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保冷、充冷和放冷模式。
(1) 保冷模式:也就是正常运行状态,水泵和冷机处于正常运行,电动阀1打开,电动阀2关闭,冷机的产生的冷量通过电控阀1送到末端设备,回水通过水泵回到冷机,完成一个循环;蓄冷罐处于保冷状态。
(2) 充冷模式:如果检测到蓄冷罐温度上升,就关小电动阀1开度,部分打开电动阀2,使得部分冷水流经蓄冷罐进行充冷;
(3) 放冷模式:断电后,冷机停止工作,UPS继续为冷冻泵提供电源,这是关闭电动阀1,,全开电动阀2,蓄冷罐直接向末端释放冷量。
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将冷媒(通常为乙二醇的水溶液)制成冰将冷量储存起来,白天用电高峰期融冰,将冰的相变潜热用于供冷的成套技术。这种蓄能措施能够有效地利用峰谷电价差,在满足终端供冷(热)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对电网的供需平衡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公共建筑耗能远高于民用建筑,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电能消耗主要集中在白天,导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但是夜晚低谷期电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转移电力需求,平衡电力供应,国家***用分时计价的政策来推动离峰电力的积极性。冰蓄冷空调利用夜间低谷电力制冰储能以减少用电高峰期空调用电负荷和系统装机容量。从建筑层面上,冰蓄冷技术不一定能降低电耗,但是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差值节约用电成本。而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冰蓄冷系统能够对供电系统进行“移峰填谷”,解决夜晚低谷期电力浪费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冰蓄冷空调设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冰蓄冷空调设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