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活塞式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活塞式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要完成吸气.压缩.做功.排气这四个冲程。
2.其中,吸气冲程中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此时曲轴转半圈,压缩冲程再从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此时曲轴再转半圈,回到原点。做功冲程活塞又是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曲轴转半圈,排气冲程再从下止点到上止点,曲轴又转半圈。
3.所以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
一、以活塞式柴油机为例,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组成如下:
5、配气机构,主要由正时齿轮、凸轮轴、气门摇臂推挺杆、气缸盖等组成;
6、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曲轴、连杆、活塞和活塞环、机体、缸套等组成;
二、每一个循环的四个工作行程如下:
1、进气行程,活塞由上向下运行,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新鲜空气被吸入气缸;
发动机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
当发动机的工作接近结尾时,通过高压油泵的作用下,将柴油以10kpa左右的高压通过喷油器喷入汽缸燃烧室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立即自行发火燃烧,这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力急速上升,可以达到5000kpa至9000kpa,较高温度达1800k至2000k。
发动机比较多的热循环方式有三种奥托循环、米勒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
阿特金森循环——扩大膨胀比
通过重新设计曲柄连杆结构,使得活塞吸气、压缩行程变短,做功、排气行程变长,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增大膨胀比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的发动机体型较大,基本上不适于汽车使用,在轮船和工业方面有一定建树,所以汽车上的推广并不广泛。
米勒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米勒循环,通过改变气门开闭时间来延续阿特金森的思路,增加膨胀比,活塞在运行到下止点后,进气门并没有及时关闭,气缸内的气体又经过了惯性进气和进气反流(将吸进的气再排出去)两个过程。通过将进气门关闭时机延迟至活塞下止点后的某一个度数,使混合气的实际压缩量小于爆炸后的膨胀量,这就是“米勒循环”。
1、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活塞落下,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当活塞运动至最低时,进气阀关闭。
2、压缩冲程:进气门与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被压缩,当活塞运动至最顶部时,压缩冲程结束。
3、做功(膨胀)冲程:火花塞点燃混和气体,燃烧的气体急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产生机械能。
4、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排出后排气门关闭。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旋转2周,活塞往复2次;
(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压缩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塞式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活塞式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